close

看完這本書一陣子了,正想提筆分享,沒想到一早看到這則新聞"瀕死經驗 來自大腦缺氧電流激增?"自由時報,哈哈!這種生死、靈魂議題永遠是爭論不休,科學研究總有一套邏輯,但個人感受也有一套說法,總之,大家還是要秉持"盡信書,不如無書"的觀念,還有相信自己內心最單純的聲音吧。
from heaven.jpg 轉貼自博客來網路書店

我自己是相信靈魂存在的,不管科學家把它稱為什麼東東組成的物質,對我來說那就是靈魂。「來自天堂的問候」是兩位作者蒐集美加各地人們與靈魂接觸的體驗,絕大多數是與家人,他們稱這種體驗為收到「靈訊」,收訊的方式有很多種,看到、夢到、聞到、感覺到,或看到一些獨特的象徵,這種體驗滿足了當事人渴望知道死去親人的現況,有些甚至改變當事人對生命的看法。作者也專章討論許多共同收到靈訊的案例,還有透過第三者傳達的案例等,這些是超出科學能解釋的現象。

書中一開頭便提到我很敬佩的醫師Elisabeth Kubler-Rose,是她帶領眾多西方人體驗、相信靈魂的存在(請參考【天使走過人間】讀後心得),作者之一Bill Guggenheim就是受Kubler-Rose醫師的影響,參加5天的「生死與轉變工作坊」,回來後便開始投入瀕死經驗的研究,並運用研究協助末期病患及失親者走出傷痛。

整本書是一則又一則接收靈訊的故事,通常還有光、溫暖感覺、美麗的景色等同樣的描述,老實說,看了有點想睡著,雖然故事很感人,但畢竟是摘要式的敘述,感覺上,跟我們對西方人天堂的刻板印象是一樣的。我不知道,是因為人們幻想的驅使,還是死去親人為了讓家人容易理解收到的靈訊,因此採取類似的樣貌呈現?不過我還是相信靈訊的真實,就像作者研究結果指出,曾收到靈訊的人可以分辨哪些只是聯想、夢想,哪些是真的接觸。

關於靈魂,最怕的是一知半解,小時候看了一些鬼故事後(尤其是林投姐啦~~),我開始學會害怕,我爸媽也是膽小的人,所以他們很努力讓孩子從小免於恐懼,直到我父親突然過世,我顫抖著看著最疼愛我的人就這樣靜靜躺在我面前,再也無法對我說話,他看起來很平靜,我只要看著他的臉就一滴眼淚也不會掉,但一轉移視線,淚水就會止不住。守靈那幾天,我彷彿看到爸爸在半空中看著我,揮動雙手告訴我:「你看、你看,我身體好輕,不會痛苦了。」由於那是白天,我總覺得是自己想像的,而那段時間,每當我想到爸爸,我的頭皮就會感到一陣麻麻的,最心痛的是當爸爸隨棺木進入火化的那一瞬間,我哭著對天空說話,希望爸爸隨我的視線離開火,趕快離開這裡,不久後,我夢到自己再次看到棺木被抬上車,但這次爸爸微笑坐在我身旁,告訴我:「不會痛啦!不要緊啦!」我默默的撒嬌一樣和爸爸輕輕頭碰著頭

很慚愧的是,我依然感到害怕,偶爾仍會發抖,爸爸七七那天,我在麵店用餐時,老闆說他看到我父親,身高跟他差不多(的確是),我哭著問他說:「他好不好?」老闆用和我爸一樣的笑容說:「他很好啦!不用擔心啦!」但我之後就不敢再去那家店了。

我每天搭著公車,刻意挑人少的,然後坐在最後一排靜靜的哭,頭皮依然時常會麻麻的。又不知過了幾個月,有天晚上我感覺到爸爸到我床前,俯身抱著我,我激動的大喊:「爸,我愛你!」醒來一切平靜,David依然熟睡,但我知道爸爸真的來過,而他要離開了。直到現在,我還是常夢見他,但只有一次,我們真的再次相見,看到爸爸仍面臨一些瓶頸,我勸他要讓自己快樂一點,他沉默不語。

我相信有另一個世界,也許有好幾個世界,那裏不見得有如同本書提到的光,可能就只是另一個世界,等著我們去學習未完成的功課。在幾次的和爸爸接觸之後,我漸漸不再恐懼,對生命不再只看眼前的獲得與失落。書中案例一再驗證死亡並不是終結,而當遭逢意外時,靈魂會先離開,不一定會和肉體承受痛苦,這對意外喪生者的家人來說,真是莫大的安慰,書中也提醒在世者應學會放下,不要讓亡者不安且離不開。

最後想分享我最近很喜歡的一首歌「雲上太陽」,雖然我不是基督徒,但好喜歡歌詞的意境,相信肉體之外,靈性最初的存在,他是如此平靜而且不會改變。

雲上太陽
詞:鄧曉雲 曲:游智婷
無論是住在美麗的高山
或是躺臥在陰暗的幽谷
當你抬起頭,你將會發現
主已為你我而預備
雲上太陽,他總不改變
雖然小雨下在臉上
雲上太陽,他總不改變
啊~他不改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n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